形态特征 落叶大乔木,高10-20m,胸径可达1m。树形为广阔伞形,分枝多而开展。树皮粗糙,灰褐色。小枝常被 短绒毛并有明显的皮孔。二回羽状复叶互生,长20-60cm,有羽片15-20对,对生;羽片长5-10cm,有小叶20-40对;小叶密生,细小,长椭圆形,全缘,*钝圆,基部歪斜,长4-8mm,宽2.5-3mm,薄纸质,叶面平滑且薄,青绿色,叶脉则仅中脉明显,两面被绢毛。冬天落叶时,多不胜数的小叶如雪花飘落。总状花序伞房状,**生或腋生,长20-40cm。花大,直径7-15cm。花萼和花瓣皆5片。花瓣红色,下部四瓣平展,长约8cm,*五瓣直立,稍大,且有黄及白的斑点,雄蕊红色。花萼内侧深红色,外侧绿色。花期5-8月。荚果带状或微弯曲呈镰刀形,扁平,下垂,成熟后木质化,呈深褐色,长30-60cm,内含种子40-50粒。种子千粒重400g,种皮有斑纹。秋季(11月)果熟。和许多豆科植物一样,凤凰木的根部也有根瘤菌共生。为了适应多雨的气候,树干基部有板状根出现。 生长习性 凤凰木为热带树种,种植6-8年开始开花,喜高温多湿和阳光充足环境,生长适温20-30°C,不耐寒,冬季温度不低于5°C。以深厚 肥沃、富含**质的沙质壤土为宜;怕积水,排水须良好,较耐干旱;耐瘠薄土壤。浅根性,但根系发达,抗风能力强。抗空气污染。萌发力强,生长迅速。一般1年生高可达1.5-2m,2年生高可达3-4m,种植6-8年始花。在华南地区,每年2月初冬芽萌发,4-7月为生长高峰,7月下旬因气温过高,生长量下降,8月中下旬以后气温下降,生长加快,10月份后生长减慢,12月-翌年1月份落叶。应选土壤肥沃、深厚、排水良好且向阳处栽植。春季萌芽前与开花前应各施肥一次。台风季节应及时清理被吹断枝叶。病虫害有叶斑病和夜蛾幼虫等,须对症防治。 凤凰木主要用播种繁殖,春季4-5月播种,种子坚硬,须先用90°C热水浸种5~10分钟或用温水浸种一天,发芽率较高。播后一周可出芽。 繁殖培育 常用种子播种育苗。种子千粒重约400克。种皮吸水困难,需用80摄氏度温水烫种催芽,自然冷却后,继续浸泡24小时,沥干备用。用条点播法播种,幼苗对霜冻较敏感,早期可施综合性肥料,少施氮肥,入秋以后应停止施肥,促其早日木质化。进入冬季,如叶片尚未脱落,可用人工剪去,并用薄膜覆盖或单株包裹防霜。1年生苗可出圃定植。